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大武汉 > 正文

大武汉大在哪里?你必须知道!
2014-12-13 14:56:29      来源:荆楚网       分享:


 

  都说大武汉、大武汉,“大武汉”到底哪里大?近段时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了《大武汉到底什么大》一书,终于解决了盘旋在我等屌丝脑海许久的问题。

  “大武汉”到底哪里大?

  下面,让小编来一一告诉你。

  一、大都市圈

  坐拥土地、淡水等丰富战略资源的武汉,得益于强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巨大。同时,随着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聚集和叠加,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武汉的大发展正当其时。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仅次于北京、天津,超过上海、广州、重庆(不包含偏远县),是香港的8倍,新加坡的13倍;建成区面积不足全市总面积的1/4;人口密度与5大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仅略高于天津,人口对土地、生态环境等的压力较小,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水资源承载力来看,武汉市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一线大城市第一,远超五大中心城市,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巨大。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武汉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1+6”新城构想、“1+8”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梯次推进,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为武汉拓展了586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主城区建设控制在三环线以内;6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卫星城”拱卫主城;更多的主城人口疏散至新城组群居住,工业布局加快向新城组群集聚。

  二、大文化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武汉是一个兼收并蓄、革故鼎新之地。武汉人秉承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昂扬气概,武昌首义,神州巨变,帝制终结,共和始创。改革开放后,武汉虽深处中部腹地,但勇立潮头,一度成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的风向标,天下第一街、第一位洋厂长、第一支商业企业股异地上市……如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新城市精神,再次展现了武汉人面向未来、自我加压,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城市的不懈追求。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督鄂18年间,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开中国近代教育和武汉文化开放之先河,使武汉的教育文化后来居上,领先全国。他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武科大前身)、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等,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武汉的文化教育。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开放文化的指引下,张之洞大兴实业、发展交通,使得开埠较晚的武汉一跃进入中国近代工业第一方阵。“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赢得“大武汉”的称号。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文化”的力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武汉正以文化再造为源头,不断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各行各业的“武汉人”则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发有为地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

  三、大科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作为中国科教重镇的武汉,拥有69所普通高校(“985”高校2所、“211”高校7所)、106所各类科研机构、59名两院院士、20个国家级实验室、2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毕业生人数全国第一,科教综合实力全国第三。

  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为武汉市培育了大量人才。仅测绘领域,从武汉走出或在武汉工作的院士就达11位,占据全国该领域院士数量的半数以上。在新世纪、新经济时代,武汉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已成为武汉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关键性的智力支撑,这也成为武汉市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武汉市吸引了IBM、微软、西门子、NEC、富士康、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科教、人才优势也使武汉频频受到国家政策的青睐。2009年12月,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武汉市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四、大光谷

  世界一流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四个国际电联标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纤传感器、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中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这些“第一”都有一个共同的诞生地:“中国光谷”。2011年,“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450亿元,成为中国该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在光纤通信产业,“中国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居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66%、国际市场占有率25%;光电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国际市场占有率12%;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并拥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武汉光迅、楚天激光等一批在全球具备研发和产业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

  在研发领域,“中国光谷”拥有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力量不断增强。2011年,华工科技、长飞光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烽火通信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球首台71英寸激光电视、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光高清视盘机、中国首套汽车车顶盖激光在线焊接系统等一批科研成果密集涌现。

  正是由于武汉在光电领域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优势,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中,将武汉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圳(物流与商业服务)、成都(航空)一并,列为“正在成为中国公认的知识与创新中心”城市。

  五、大设计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世界线路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界一次性通车里程最长高铁——武广高铁、中国设计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铁、中国设计难度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飞架南北的多座现代长江大桥和中国第一座跨海特大桥东海大桥……这些代表中国乃至世界顶尖设计水平的工程项目,都出自云集武汉的各勘测设计企业之手。

  目前,武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中已经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6家,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12家,进入全国设计行业百强的企业常年保持6~10家,2010年,工程设计行业综合产值达485亿元,在全国仅次于部委和科研院所云集的北京。到2015年,武汉市设计产业的总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工程设计之都”呼之欲出。

  2011年,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武汉地区的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利、电力、冶金、机械等勘察设计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国内著名的勘察设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咨询机构、建筑业制造业企业、投资公司等32家单位组成;汇集了工程院院士和勘察设计大师3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近万名,注册工程师5000名,形成了“设计人才聚集高地”。该联盟旨在通过引导工程设计产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设计产业不但为武汉聚集了大量的国际国内顶尖设计资源和人才,还成为衔接建筑、水利、机械等相关产业的有力纽带。2009年,武汉首次提出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大力发展工程勘测设计产业,正是武汉市认清比较优势,突出城市特色,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选准的三大主攻方向之一。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典型的高科技、低碳产业,具有高技术密集、高智力集成、高附加值、强产业带动力、高社会贡献度等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挥勘测设计行业优势,进而逐步变过去在国内、国际工程承包中的劳务输出为技术、设备、甚至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以此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不仅有利于推动“设计走出去”,还有利于带动武汉市的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凸显武汉市“设计+制造”的集成优势,并为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

 

  六、大交通

  武汉自古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2009年,武汉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2011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进一步提出,要把武汉建成“祖国的立交桥”,建成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中部交通运输枢纽,让全国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在这里“立交”。

  从铁路来看,京九、京广、汉渝、武九铁路干线和京汉广、沪汉蓉高速铁路在汉形成双“十”字,“亚洲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建成启用,武汉跻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六大客运中心之一,日渐成为全国的客运、货运和高铁枢纽。

  客运方面,武汉铁路局每年发送的旅客数量超过6000万人次,已成为连贯东西、通达南北的客运中心。随着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等为主干的“纵横交错”高铁网的形成,武汉得中独厚的枢纽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货运方面,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建成,以既有京广线、武九线和武康线为基础,衔接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广州、南昌(福州)、上海等铁路枢纽,实现武汉城市圈内1小时、500公里6小时、1200公里24小时通达的快速货运服务。

  随着合武、武广、京广、沪汉蓉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相继投入运行,大武汉率先步入高铁时代。预计在两三年之内,由武汉至武汉城市圈中任何城市(100km)仅需30分钟,至长沙、郑州、合肥等周边城市(500 km)2小时,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5小时(1200 km),至成都6小时,初步形成西进川渝,东抵宁沪,北接京石,南连广深的高速铁路网。

  从水运来看,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具有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2011年1月,国务院将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航运发展迎来新机遇。

  从公路来看,武汉有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国省道网络、城市圈快速通道。截至2010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96公里,占全省的50.5%。武汉到“1+8”城市圈内其他城市均可在1个多小时到达,到全省其他市州最多只需6小时,而进入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周边邻省最快仅需4个小时。

  从航空来看,在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中,航空一度较为滞后。而如今,随着天河机场成功“扩容”,第三航站楼动工开建,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进驻,国际航线密集开通,武汉正日益成为中国内陆直通欧洲的“中转港口”和国际先进要素的汇聚基地。

 

  七、大商贸

  商贸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既引导生产、保障供给,又创造需求、促进消费,还提供就业、惠及民生。武汉自古就是中国的商贸重镇、通商口岸,“货到武汉活”的说法延续至今。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武汉的商贸物流优势更加突出,立足武汉,商贸流通的“买全国、卖全国”更易实现。

  “中国内需消费的前沿在武汉”,正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所说,武汉已逐步成为全国主要消费中心之一。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9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位居第二,人均消费水平则排名全国第六。

  近年来,武汉商贸市场不断升温,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商业机构1万多家,商品交易市场近千个,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易初莲花、百安居、群光、新世界等全球主要外资商企在武汉开店数量超过36家,各类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到6000多个。

  未来5年,武汉还将投资逾700亿元,推动建设30个以上重点商业项目,提升十大商圈的商贸服务能级,改造建设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17个新兴区域商业中心。届时,武汉市民及游客可享特色鲜明、购物便利、配套完善的现代化都市商圈。

  同时,商贸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实力有所增强,特别是以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九州通为代表的一批有实力的本地市场主体,逐步从武汉走向全国。仅中百集团,截至2011年底,就拥有仓储超市203家,在武汉市以外开业的数量占比超过65%。

  除综合性商贸形态外,武汉的专业化市场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商贸物流积聚优势不断放大。拥有“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汉正街,正整体搬迁至“汉口北”新市场,迎来提档、改造、升级的新机遇,着力打造以大型商业广场、物流中心、电子交易平台等为配套的国际化交易超级市场,目前已吸引3000多家商家和2000多个品牌入驻。

 

  八、大江湖

  江河湖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和战略资源。如今,随着水资源已日益成为制约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瓶颈,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水资源优势尤为凸显。

  武汉怀抱“两江”,长江、汉水穿城而过并交汇于市中心,塑造了“两江三镇”的城市骨架;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人均淡水资源量也高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为北京的71倍、上海的19倍、广州的5倍。这一切,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也赋予了武汉丰沛的生活生产资源。

 

  九、大钢铁

  钢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武汉作为传统的钢铁制造业基地,又在打造中部现代制造业中心,对钢铁及其制品需求越来越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空间更加广阔。

  作为建国后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武钢,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联合重组,目前生产规模已近4000万吨,稳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并于2009年一举跻身世界500强阵营。

  近几年来,武钢研制开发了新产品8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由2004年的54%提高到82%以上,形成了以“桥、管、箱、容、军、电、车、线”等为重点的一批精品名牌和“新拳头产品”。如今,大到鸟巢、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多座长江大桥、京沪高铁、青藏铁路,小到轿车、彩电、微波炉,越来越多的“武钢造”走向全国,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武汉既是全国重要的优质钢铁基地,也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产业的发展,为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将进一步拉动钢铁消费。由此形成各大产业相互拉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形成钢铁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多赢”的良好局面。

  十、大汽车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从美、德、法、日、意等国的工业发展史来看,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无不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联。

  近年来,武汉汽车整车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汽车产业产量和产值节节攀升,已成为支撑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武汉已拥有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7家合资和自主汽车生产企业。2011年,武汉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3.8%,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72.85亿元,同比增长7.97%,在全国汽车生产主要城市中,汽车产量排名第7(见右表),预计至2016年,武汉汽车年产量将达500万辆,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以整车生产为基础,武汉市逐步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从零部件到整车生产、从研发到销售的汽车产业链,对汽车零部件、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贸易、金融服务、维修等上下游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目前,美国康明斯、加拿大威斯卡特、法国法雷奥等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内的近200家汽车零部件已在汉企业投资设厂;东风汽车研发中心、康明斯发动机研发中心、法雷奥车灯研发中心等多家汽车研发中心入驻武汉;一批金融机构也大力在汉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

  正是看中了武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强大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能力,以及对内陆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上海通用汽车第四个生产基地 、也是中西部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于2012年3月正式落户武汉。一期总投资近140亿元,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其中整车的直接投资就超过了70亿元。此外,一期还将同步建设上海通用及上汽集团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目前,已经跟进的24家配套零部件企业总投资超60亿元,大物流项目一期投资8亿元。

  随着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通用等排名世界前10的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在汉投资设厂,武汉成功聚集了美、日、法、自主品牌四大系列,成为全国汽车系列之最。算上今年即将投产的本田二厂和明年建成的神龙三厂,武汉汽车整车产能有望逼近300万辆,这也意味着武汉在迈往“中国底特律 ”梦想之路上又近了一步。

  ——如此盘点武汉的“大”,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