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理论/新思想 > 正文

关于五中全会,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两篇文章
2015-10-28 07:33:19      来源:微信号 政商阅读       分享:





10月26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按以往惯例,在会议闭幕发布公报前,大家不可能知道关于此次会议有哪些“干货”的,最快也得到29日周四会议闭幕后才能知道具体点的内容。

 

  不过今日的《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分别以“任仲平”和“钟经文”的署名发表了相关评论文章,熟悉这两个名字的人都知道,这是两个集体署名,通常发表的是报社的重头文章,文章中透露了很多重要信号,值得一读。

 

未来五年,
中国如何处理好“最艰难的工作”

任仲平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作者:任仲平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ID:rmrbpl)

 

(一)金秋的北京,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10月26日至29日,正在这里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议程。

 

在中国人的眼里,六十年一甲子,寓意轮回与更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新一个五年规划,我们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2016—2020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风云际会的节点,举足轻重的大国,谋篇布局的规划,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十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强大的信心。

 

(二)在北京、在浙江杭州、在湖北武汉……人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时,对各地的规划展览馆很感兴趣。“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发展之路上,规划的确至关重要。

 

一幅宏大的发展蓝图,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渐成形。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而关于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早已开始。

 

广东深圳,在邓小平铜像下思考改革的方位;北京中关村,在数字世界里推动创新的浪潮;陕西延安,在黄土高原的窑洞中探讨扶贫的路径;吉林长春,在老工业基地谋划转型升级的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的足迹,遍及20多个省份,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仅仅在2015年,围绕“十三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曾与18个省份“一把手”座谈。

 

以微观调研把握宏观中国,用战略思路观照现实国情,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与下的对接中,谋划中国的未来。密集的调研、频繁的互动,不仅让“十三五”规划有了坚实的基础,更凸显这一规划的重要意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两个百年”的视野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恰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特殊而关键的五年。

 

如果说“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就是战役部署。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定位坐标、主轴和方向,这一规划必将写在中国大地、写入时代进程。

 

(三)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讨论时谈到,“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规划。”两会一结束,在会见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时,总书记主动提及“十三五”规划,并表示“相信在新的规划中我们会找到中欧合作的契合点和新机遇”。

 

的确,“十三五”将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中国。“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约30%来自中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认为,过去是美国打喷嚏全球经济就感冒,现在还应该加上中国一打喷嚏,全球经济也感冒。“十三五”蓝图关乎世界经济的走向,“将左右世界经济能否复苏向前”,这就是为什么观察家们要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称为“关键性会议”。

 

历史的长河潜流深沉,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水道令人惊叹的转换。在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经济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到被称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其间蕴藏了多少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和发展的突破。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汇的时间节点回望,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的分量日益显现。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分步骤、多层次地走向逐步开放新格局。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中国经济航船扬帆驶入更广阔的水域。

 

今天,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在逐渐适应自己新的角色——世界经济版图的变革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者。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国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构建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几天前,习近平主席在中英工商峰会上强调,“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正是这条“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涵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30%,成为中国构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发展之路最好的注脚。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十三五”规划不仅要擘画未来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也将对完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产生重要影响。

 

(四)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即将走进又一个发展周期。

 

回首“十二五”,我们抓住了关键时期,打赢了攻坚之役,赢得了战略机遇。在全球经济的“亚健康”状态中,妥善应对“三期叠加”的挑战,高位跃升带来年均近8%的增长;在建立起覆盖13亿人的全世界最大社保网之后,不断提高兜底水平;“十二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经济发展驶入“绿色化”快车道……改革开放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被标示得格外清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经济的升级转型总是比想象更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会更复杂。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初启时,中国以9.6亿人的超大规模拉动了经济起飞的巨轮,抓住机遇创造了中国奇迹;那么今天,面对13亿多人口的巨大基数,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现代化进程,我们所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机遇。

 

今天的中国,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这些来自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连《纽约时报》也感叹,“治理未来十年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建立在对“十二五”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上,建立在对中国具体国情的准确体察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发展的深入思考做出了深刻的回答——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五)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发展,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眼光,做到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不久前,中国2015年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6.9%的增速好于预期。虽然仍有人偏好各种版本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和“硬着陆”预言,但越来越多人开始以更理性和长远的眼光,审视中国经济的“大势”。“中国领导人明白他们需要做什么。”不久前出版新书《与中国打交道》的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说,“这也正是我对中国的改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原因所在。”

 

“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让经济在转型升级之路上,保持着增长“稳定感”。从打破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到自我革命、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从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清理经济增长“负资产”,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点燃经济动力“新引擎”,我们以有力的宏观调控、合理的风险应对、积极的结构调整,在“十二五”前4年保持了年均8%的增长,农业实现“十一连增”,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新常态下,换挡不失势、量增质更优,新的动力在聚集、新的活力在迸发,为“十三五”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自我调整、主动调控背后,是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是对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是对中国未来的强大自信:“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

 

(六)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这意味着,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需要在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2015年初,被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环保理念的变革,由立法目的的表述可见一斑:过去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在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美丽中国”“绿色化”的一系列探索,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如此评价:“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去除GDP考核“紧箍咒”,全面打响“呼吸保卫战”……“十二五”期间,中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严格措施,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

 

在云南大理洱海边,“立此存照”督促当地抓好环保;在北京APEC会议上,坦言每天早上都要看看北京雾霾小了没有;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勉励工人“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正是因为把握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规律,认清了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

 

(七)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发展,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的发展,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这意味着,不仅把发展视为经济问题,更将之视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十三五”规划尚未谋定之时,关于扶贫的“五年目标”已经出台。这不仅是全面小康的要求,更是我们发展宗旨、发展伦理的集中体现。

 

“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十二五”期间,民生指标全线飘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跑过GDP增速;新增就业不降反增,2015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完成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更多人的“幸福感”正由期盼慢慢成为现实。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让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民生的改善、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大方向、大目标相向而行,成为包容性发展最生动的体现。

 

(八)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三种规律”“三大发展”,正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目标方向。

 

有外国媒体认为,中国这个远东国度,曾以无法想象的经济增长速度,帮助上亿人摆脱贫困,却也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如今,随着新常态的到来,庞大的“经济和社会试验”正在促成“一次新的醒悟”。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困惑、纠结和适应之后,在今天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已经成为共识。看起来波动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欣慰的亮色、逐渐增加的利好、正在积蓄的能量。经济增速领先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蝉联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位置,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样的数据表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诠释了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和战略思维,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指向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是消除疑虑、保持定力、坚定自信的强大基石。

 

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起来的经验,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十三五”时期,不管发展环境、条件、任务有何变化,可以确定的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保持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

 

(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面向经济新常态,循着发展新思路,“十三五”规划的根本指向,已然清晰——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的发展目的,回答了“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合理的发展路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

 

“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科学的发展思路,回答了“如何以改革促发展”的问题。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有序的发展环境,回答了“如何规范发展”的问题。

 

“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广阔的发展视野,回答了“发展如何对接世界”的问题。

 

“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根本的发展保障,回答了“发展需要怎样的政治领导”的问题。

 

“十三五”画卷,将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个必须”为引领,铺展开来。“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概念新业态方兴未艾;城镇化目标激发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激活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三五”期间,“新四化”的同步铺展、互动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多元动力、多级支撑,中国将迎来有温度的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保障的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经历。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与公众的共享和普惠结合起来,这是“中国道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独特贡献。“十三五”是中国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征程,新发展模式会更成熟,新思维范式会更成型。这是现代化道路上的“中国选择”,是中国给世界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一张老照片,记录下1992年8月四川广安火车站的一幕:由于人多车少,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们只好从车窗挤上去。

 

而上周,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关于高铁项目的合作,成为各方关注的一大焦点。

 

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外交”,铁路可谓中国发展的“三重象征”——满足了民生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更隐喻着“中国号”快车的不断自我超越。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国的发展前后相续,正是这一段又一段的铁轨,连接成我们前行的历史。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军,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

 

世界期待着下一个中国故事,历史期待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

 

这个会,影响中国未来五年!
钟经文

  

  开启复兴伟业新征程——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交会点上

 

作者:钟经文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一个又一个“五年”的辉煌成就,为复兴路上的中华民族标注清晰生动的前进里程。

 

一个又一个“五年”的经验积累,为繁荣发展的人民共和国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动力。

 

一个又一个“五年”的探索实践,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成熟辉煌。

 

回首2011—2015年,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大事迭次再现:党的十八大承上启下绘蓝图定方向,“中国梦”百年一脉薪火相传;“嫦娥”飞天,“蛟龙”入海,“神舟”“天宫”遨游太空,高铁巨龙蜿蜒舒展;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引领改革开放新格局;“八项规定”抓铁有痕,自上而下涤荡人心……“十二五”,一段历史的名字,立国人之雄心,拓小康之大道,在梦想之路上留下鲜明足迹、书写光辉篇章。

 

5年,不过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却留下了共和国发展史上的深深印记。我们所经历的、所思考的、所收获的,正在化成一块块基石,铺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道路上。

 


这是一个发展关键期。2011—2015年,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时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5年。和本世纪前10年不同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逐渐消逝,出现的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这是一个动力转换期。“十二五”的下半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迫切需要以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动力开启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这是一个转型碰撞期。3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过去的5年,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硬骨头”,不同利益的调整与博弈必然带来不同的诉求表达;扩大开放和全球化深入,传统与现代、国外与本土,不同价值观念必然产生碰撞交锋。双重转型叠加全球化、信息化浪潮,6.49亿的网民规模世界第一,人民群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高涨,社会治理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

 

这是一个多重考验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动选择,不可避免地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必须经历一个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国内“三期叠加”,又加上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贸易低迷萎缩、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革调整,让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中国已经跨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同时国内外各种安全风险叠加交织,给治国理政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

 

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此,某些外国观察家作出如下预言:中国在悬崖边上;中国即将衰退;中国将遭遇经济发展的“滑铁卢”。面对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亿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的转变中,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进步,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增长速度领先全球。综合国力稳居第一阵营,持续提高的影响力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源,被评价为“在当前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中最具竞争力”。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新旧动力有序转换,新的增长动能形成发展。

 

——科技创新引擎加速。科技成果产出持续扩大,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北斗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成果斐然。

 

——人民福祉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超过GDP增速,居民交通、通信、旅游、健康、教育、娱乐消费占比越来越大。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清洁能源占比较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11—201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生态文明铺展新的发展格局,绿色发展描绘大美中国画卷。

 

——对外开放纵深推进。201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利用外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取得长足进展,“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对外投资加速发展,沿海开放、沿边开放展现新格局。

 

沉甸甸的发展硕果,使一切唱衰中国的论调不值一驳,也为中国发展的光明未来给予了胜于雄辩的支撑。站在“十二五”与“十三五”的交会点上,在精彩的中国故事中找寻脉络、总结经验,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综合“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型、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换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是新常态的基本趋势。其中,既蕴含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也有诸多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能不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事关改革发展全局,迫切需要新的顶层设计。

 

再看国际形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呈现新格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已成为现行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如何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更好地与世界各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样需要新的战略筹划。

 

新的顶层设计、新的战略筹划,在发展中日益明确清晰。从制度、改革、现代化三个维度出发,我们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落点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等更深层面上进行全方位优化,实现全面、系统、联动、集成的改革和改进,才能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变革时代产生创新思想,思想创新推动时代变革。立足实现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高度,一个重大战略布局有条不紊铺展开来。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告“全面从严治党”。以全面建成小康凝聚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保证,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创造性,在于它把全面小康这一奋斗目标、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从严治党这一政治保证科学统筹起来,每一个方面都强调“全面”,并注入新的丰富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实现治国理政现代化的总方略、总框架、总抓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加快发展、改革创新、完善法治、管党治党,一个都不能少。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立法也需适应改革需要;改革提升发展活力效率,法治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员干部都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大棋盘”上的战略“四着”,互为犄角,纲举目张。

 

从“十二五”的实践看,过去几年里,以简政放权为政府改革“当头炮”,国企、财税、金融、户籍、医疗、教育领域改革全面推开,开启了释放社会活力的闸门;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集中清理党内法规制度,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领域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以上率下力行“八项规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守群众路线这一“执政生命线”,改作风改到群众心坎上,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推进“四个全面”,让局面为之而变、气象为之而新、民心为之而振。

 

事实充分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亿万人民要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力冲刺、夺取胜利,也要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夯实基础、累积动能。新的5年,前景光明灿烂,征程充满挑战,任务相当艰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然与至关重要的“十三五”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制定规划必须坚持的宏图指向。

 

推进“四个全面”,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协调推进,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为“十三五”的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我们要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那些故步自封、固守旧的增长模式的惯性思维,那些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极力维护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的小团体主义,都要坚决摒弃。要强化大局意识,多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群众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的旧习惯、老框框,最大限度凝聚多元利益格局下的社会共识,形成推进“四个全面”的合力。

 

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的。推进“四个全面”,就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研究思考,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突破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硬任务。

 

我们要始终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须注重总体谋划、协调推进,防止畸重畸轻、顾此失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要在中央和上级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与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一致起来;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阶段性工作的基础上来谋划,力争摸清暗礁、认准规律、取得共识后再推开全局的工作。

 

推进“四个全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场大考。补钙强骨,固根立本,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深学、实干、笃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念,锐意进取,踏实苦干,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落实“四个全面”,必须有坚韧的奋斗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不竭的动力和持续的创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涉险滩的魄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愚公移山的意志;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刮骨疗毒的决心和永不停止的劲头。已然开启的治国理政现代化之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奋斗来推进完成。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必能创造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玥、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