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传媒 > 正文

媒体札记:高考日的报复
2013-06-10 14:21:56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分享:

一、厦门火光

中国突然遭遇安全事故井喷。东三省四天三场火灾爆炸带来的冲击尚未平复,昨日一天之内,从四面八方接踵而至的警报声,令@财经网和@解放日报同声惊呼:“这火怎么没完没了到处起”、“这是怎样的一天啊!”

浙江萧山一工厂爆炸、武汉一间酒店广告牌起火都只能算是小事。暴风雨中的上海,不仅再次遭遇大面积停电,还有东航飞机在虹桥机场前起落架折断、冲出跑道,吴淞口多艘货轮沉没。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昨天傍晚厦门BRT公交车上的弥天浓烟,伤亡人数在媒体连夜播报中不停上升,截至今晨厦门官方公布数据,已有47人丧生火海。

这场发生在素以宁静著称的度假城市的意外惨剧,令门户编辑将习近平访美预热和高考话题都暂且放下,转以头条专题密集播报火场见闻。福建当地媒体成为主要信源,厦门网用直播方式发回类似“一阵热浪袭来,腿就被烧伤了”的伤者自述,网友实拍的现场视频和图片更是四处流传。

<iframe allowtransparency="true" frameborder="0" height="250" marginheight="0" marginwidth="0" scrolling="no" src="http://ftchinese.allyes.com/main/adfshow?user=FTCHINESE|NP_China_Society_Culture|MPU_3&db=ftchinese&border=0&local=ye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 width="300"></iframe>

今晨,福建当地的厦门网、海都网以海峡导报等均改为黑白哀悼模式。在习奥会、高考和厦门惨剧之间,各地都市报亦更多地选择最后一个作为头版头条。甚至,人民日报也有如此版面安排——最关键的因素是最高领袖从美国庄园里发回了批示,习近平对福建本就有特殊感情,他1985年至1988年间就任厦门副市长,并自此起步,在这个省份里成长为部级领导。

当然,既已成为最高领导人,就需要有更加统揽全局的表现,那就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习近平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新华社引述,总书记是在前天针对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警告下属:“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作为头号下属,李克强昨天下午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扎扎实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要求。从会议时间判断,作为具体执行者的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郭声琨,当时应该还没有料想到自己的第一站就是连夜飞往厦门。

郭声琨另有身份,公安部部长。这倒真是专业对口,因为厦门网在今天早晨6时许引述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权威发布,宣布“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刑事案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公安部治安、刑侦、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8日凌晨1时许抵达厦门,正紧张有序开展工作。经有关专家会同当地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发现,起火公交车轮胎正常、油箱完整,现场发现的助燃剂经检验为汽油,而该公交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由此可排除安全生产事故。”

东方早报提前一步宣布了“公交车司机曾向警方透露称,可能是人为纵火”。根据这家上海媒体的引述,有亲历者回忆起,当然飘起汽油味时,大家还在说“谁带汽油了”,没想到突然就起火了。“起火的位置在爱心座位的中部过道”。

不过,在得知“严重刑事案件”的定性前,微博上的舆论是沿着东北四天三场大火的思维惯性,将预定中的贪官污吏骂了个遍,比如@北京厨子,子夜高呼“能不能把渎职的厦门市长拖出去枪毙?”

一篇去年出现在厦门当地论坛中的“预言”帖此时被重新发掘出来,@记者刘向南总结道:“这位有责任感的市民只坐了一次BRT就有‘不祥预感’,他写道:什么时候要出大事故?”

在《火!又是惨烈大火!》的报道中,金陵晚报今晨亦以“市民曾说超载和高架都是隐患”为小标题,摘录了这段论坛预言,并获搜狐在首页推荐:“有厦门市民在2012年就写下了关于厦门BRT的建议,她曾质疑:一旦车辆因超载而发生爆胎、因转弯太快而翻车、因气温太高而自燃...车厢里的人别说逃生,连挪身都不行!高架桥又是封闭的,一旦有事消防车、救护车从哪里上?依靠直升机空投?各个站点即使有备用器械又如何送达?更对BRT的配套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救生设施如何设计先不说,预防出事的细节先办好。”

正是基于这篇对BRT安全保障的质疑,@徐昕今晨置顶微博《免于火烧的安全梦》:“昨日厦门公交大火48人死亡;前几天吉林大火111人死亡;黑龙江中储粮大火;大连石化大火……当关键词还是领导批示情绪稳定,而无引咎辞职、渎职追究时,你会理解厦门市民去年质疑BRT公交安全隐患为何不受重视,连日大火近二百生命也难烧出未来的安全梦”。

而当有人提醒这位网络意见领袖,官方已以汽油柴油之别排除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后,他稍作思索,又有了新的批评方向:“人别说逃生,连挪身都不行!高架桥封闭,一旦有事消防车、救护车从哪上?各站点即使有备用器械又如何送?救生设施如何设计先不说,预防出事的细节先办好——这些为什么没人听?”

看上去,总归千疮百孔。这不,在用头版主图展示了那辆已被烧得只剩骨架的BRT公交车后,新京报就以《厦门公交起火,公共安全再敲警钟》声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领域,都要提高警惕,灾难过后无论怎么重视,都不如将危险因素扼杀于萌芽中”。

联想到昨天公布的吉林爆炸燃烧事故遇难者名单,这篇被新浪搜狐凤凰共荐的文章“痛哉哀哉”:“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前也曾发生过,但如此多人因之丧生,还是令人内心难安。公交车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这次出事的公交车上,据司机回忆有80人左右,还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正如一个禽类加工厂会发生死伤惨重的火灾,出乎人们意料一样,公交车也是人们原先理解中的‘非高危领域’。这些地方发生的重大事故,更值得反思。”

毕竟是正式发表的社论,新京报没有把话说满,而是将论述重点转向逃生手段:“当然,也不排除起火可能有别的肇因。前些年的成都公共汽车燃烧案,造成20余人死亡,事后查明是纵火刑事案件...在成都那次公交车起火事故发生后,人们曾讨论过‘救生锤’问题,但那一阵风过去之后,一些城市在这方面的管理有所松懈。”

同样是因为在付印之前得到了伤者“闻到异味”的回忆,南方都市报今晨跟进报道时特意加入了《成都“黑色星期五”公交车遭纵火28死》的资料。

的确,在得知“刑事案件”的认定后,人们开始讨论“报复社会”的话题。除了成都纵火外,@记者刘虎更想起1981年同在厦门发生的公交车爆炸案,认定“制度失衡的恶果逐步体现...社会矛盾亟待调和”。但在@五岳散人看来,无论纵火者受过何等伤害,都是不可原谅的:“在无可奈何之下、司法无力当中,对责任人进行直接报复尚可同情,对无辜者发泄则罪大恶极。这个社会同情的底线最多低到杨佳,再低就完全不靠谱了”。

厦门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午9时许召开,并得央视直播。除宣布发生事故的BRT快速公交已经恢复运行外,还否认了曾经流传的超载指控:“事故车辆系厦门金龙公司生产的汽车,荷载人数95人,实载约为90人左右”。

午前,@厦门警方在线公告天下:“已锁定犯罪嫌疑人,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海峡导报补充:“据警方介绍,纵火犯已经死亡”。@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更是张贴《疑似厦门BRT爆炸起火案嫌疑人陈水总的自白》:“草民陈水总现年60岁初小文化,住厦门市局口街24号,1970年因家庭生活来源被切断,草民随全家下乡,历尽艰辛于1983回城,没有安排住房……”

二、高考公平

因为有高考学生在厦门公交车起火爆炸案中受伤,再加上河北定州一女生因在大雨中赶赴考场跌入排水道死亡,本来算得平静的高考首日平添了一抹灰色。

悲伤袭来前,更多的是社会各界对考生们的格外关照,比如《民警为送丢证考生,错过见父亲最后一面》,甚至还有正在河北考察的李克强叮嘱“车开慢一点,把路让给参加高考的孩子们”的消息。一位在开考前20分钟抱起痛经昏迷女生就医再满头大汗返回考场的四川宜宾男生,更是获得集体赞扬,@人民日报和成都商报、京华时报一同为他送上掌声:“少年,在名为人生的考场,你已经赢了!”

对高考作文题的琢磨也是例行热点。打听到各地题目后,新浪腾讯又已开辟“高考微作文”征稿专题,搜狐发布“最作文”评选:“最文艺:福建省《忧天》顾城的一首诗;最屌丝:重庆,豆腐升华了大豆;最奇葩:北京,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最无邪:全国卷大纲版,同学间人际关系;最腹黑:江西,中学生有‘三怕’;最中国梦:辽宁,做沙子还是珍珠”。

摘录名人作文之外,对命题取向的讨论也是媒体今晨重点。辽沈晚报分析《30年来作文命题轨迹:转向人文精神和思辨性》,都市时报建议《高考作文应有点民生情怀》,潇湘晨报期待《用诗歌写高考作文》,大河报批评出题思路仍然存在着“框架太大”、“遏制争议”及“远离现实公共思维”等三大缺陷...而钱江晚报《高考作文,你是发自内心的吗?》里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该由考生回答:“他能写出既正确又真实的作文吗?如果‘正确’和‘真实’不能兼顾,能得多少分呢?是‘正确’能得更高的分,还是‘真实’能多得分?哪一种作文,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

另一个逃不掉的议题,当然是高考公平。赶在昨日开考前,以大中学生为目标读者的中国青年报就在头版高呼《捍卫高考公平就是捍卫中国梦》;人民日报亦发表《以公平的名义向高考致敬》,由作者李泓冰强调:“如今,成才路径多元,但高考仍然是国家筛选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考之所以被高度重视,盖因它是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一语道破了高考的重大价值...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依然是守住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底线,依然是普通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确,即便高考制度设计多有被诟病之处,但很多国人仍然相信这是“最不坏”的一种选拔方式,尤其是草根民众,将之视作“鲤鱼跃龙门”的最佳路径。

但问题是,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弃考。新华社前天即提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测算:“2010年...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在100万人。”

根据稿件中所引分析,这100万弃考生中,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不超过20万人,而在大多直接选择就业的80多万名学生中,农村孩子占了绝大多数,“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让上大学的‘里程碑’意义减弱、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是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高考的主要原因。”

于是,百万弃考现象成为今年中国媒体聚焦之处。潇湘晨报昨天即由作者王聃《反思弃考,反思远离高考的人》,在称赞高考“仍为不少贫寒子弟向上流动的必经渠道”的同时,亦承认其“对个体命运改变的功能正在弱化”;配发《他们为何放弃高考》之问,南方都市报今晨以社论《高考“弃考”:相同选择下的阶层分化》介入话题:“参加高考群体之间的分化也开始变得越发严重。成绩好、家庭环境优裕的孩子可以直接绕开高考,去选择世界一流大学;而成绩平平、家庭窘迫的孩子则也必须绕过高考,直接进入竞争市场。此一头一尾,折射出地区教育资源占有日益不公平化带来的现象,也反映出市场改革之后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的问题...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政府作为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方,理应保持对各个区域的均等化原则,而不是接受市场配置的原则,扩大区域的差距。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李克强总理才要求知名高校录取工作向中西部和农村学生倾斜。而这种‘倾斜’,对于填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阶层沟壑,应该是极为必要和有意义的”。

除了劝告《高考祈福解不了竞争焦虑》外,环球时报还强调《全社会高考焦虑亟待缓解》,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撰文:“选择‘洋高考’是考生的自主权利,但其中也存在对我国高考单一评价体系的不满,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因成绩不好被教师‘劝弃’则是学校在功利的办学目标下,侵犯学生的考试权利。至于因无法考进理想的学校而弃考,则暴露出我国教育缺乏多元选择。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100万,高考升学率近80%,但高考焦虑依旧。这是因为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

乐观视之的是晶报。果然有深圳特区的开放思维,一边以《致高考》告诉学生们“它决不是我们奋斗的终点,更不是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一边以社论宣布《百万学子放弃高考未必是坏事》:“多元的社会理当有多元的选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部分学生放弃高考出国留学有利于实现差异化教育;一些学生走上职业教育之路,或许更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上海,东方早报更是由大学教授在头条评论中,针对弃考现象,满怀期待地鼓励《高考改革不妨从点滴做起》:“真正的高考改革已经开始。最近教育部发文,正式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和高考分离。这样,高职不再成为高考落榜者的安慰剂...用专家的话来说,这份文件是提供给学生和家长的一幅‘人才成长的路线图’...如此走向,不会破坏高考的公平,因为公平仅仅相对公共资源而言,却能大大拓展高考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空间:考试途径多轨制加上社会流动渠道多轨制,将极大地缓解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现象,而一旦高考指挥棒不再具有那么强大的魔力之时,教育就可放手改革,不用再被大学入学率牵着鼻子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多年准备却一直得不到实现的教改举措,有望逐步推出,中国的教育或许就此揭开新一页。”

对北上广这样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来说,异地高考是另一个难以避开的焦点。今年正是各地出台“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的第一年,伴随着民间焦急的催促和抗议声,全国近20个省份今年不同程度地放开异地高考。首日考毕,人民日报今晨宣布《异地高考报名人数不多,专家认为应给政策实施以时间》:“据悉,全国近20个省份今年不同程度地放开异地高考。目前10个省份官方披露数据显示,约4500名考生参加异地高考,这一数字与912万的高考人数相比,仅占约0.5‰。”

同样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出面,为人民日报提供了“异地高考遇冷”的原因分析:“其一,有些地区并非异地高考矛盾突出的地区,地方政府在制订政策之初就预计开放后没有多少人参加。其二,今年刚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符合条件的学生并不多,此前由于没有异地高考政策,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能在读完初中之后就回到原籍读书了;其三,这些地方开放异地高考,不只有学籍的要求,还有对学生父母的职业、住所限制,这使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异地高考考生进一步减少。”

和最高党报一样,重庆时报也用《在高考的蜕变中无限接近梦想》称赞异地考生拿到准考证已经是“迈向教育公平的重要进步”:“关于异地高考、教育公平,在整个社会的努力中终于破题。给青春一些机会,给理想一点时间”。

新京报终究急不可待。今晨评论周刊的封面上,配发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高考》上面的,正是《修改“户口条例”重在“解绑”》:“现行户口政策饱受诟病,非议集中在三个方面:大部分居民户口不能随人迁往城市或大城市,需要迁入地公安批准,而绝大部分不批准;部分婴儿户口不能在城市出生地登记;户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以户口不在本地为借口,剥夺外地户口本地常住居民的部分合法权益,如设定本地高考报名的户口限制门槛、不得购福利房、购房购车限制等”。

此时,是《Vista看天下》别具慧眼,提出《高考要“平均主义”不要“素质教育”》之说。这篇社评是以北京几乎每5名考生中就有一名享受照顾、每8名考生中就有一名享受直接加分为据,宣布所谓“素质教育”已经伤及教育公平,而平等的教育权利则被有意无意地曲解、污名化为“平均主义”:“对中国而言,即便做不到‘损有余以补不足’,至少不能‘损不足以补有余’,因此绝对的‘平均主义’仍不失为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高考本身只应着眼于最大范围的公平,负责标准化的智力以及学力的鉴别,而把市场化才能、素质留给市场去鉴别。这不但有利于挑选更具资格、更富有潜质、更高智商、更高情商的人才,同时,也可避免阶层流动停滞,窒息社会活力,滋生群体矛盾。否则,那些今天看着同学因为灰色操作而加分的高中生,在十年、二十年后,又怎么会不把自己的失败、怨恨指向社会呢?”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