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投资/招商 > 正文

中国趋势年刊2015(精华版):新常态,中国梦
2014-12-29 13:50: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2014
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为筑梦搭建了空间。

 

一、走进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在于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变化。

 

二、资本发动机——资本潜力

中国上市公司在消费、信息技术、电信的市值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产业奇点

从资本市场表现而言,新兴产业奇点正在临近。

 

四、中国大链接

中国开放策略的演进,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单点突破的1.0版,90年代全面开放的2.0版,更新到主动链接世界的3.0版。

 

五、实干改变中国

总有一些人物或公司,他们能找到风口,顺势而为,或者创造风口,再造其势。

 

六、正在改变的未来

 

中国已是中创新度经济体2020年后会进入创新起飞阶段?

 

筑梦2015

2014年最后一个多月,一场蓝筹股风暴席卷A股市场,以金融、建筑基建、煤炭采选、电力和钢铁为代表的五朵金花走出了特立独行的走势,并带动股指创出了近五年新高。

股市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在宏观经济指标增速下滑趋势似乎仍未止住的时候,股市却出现牛抬头的迹象,这让不少资深投资人士坚称牛市存疑。

但依笔者看来,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没错,资本市场的牛抬头同样有其合理性。类似的一幕在A股市场已经出现过。

1996年初,上证指数最低从512.83点起步,经历了一年半的牛市,到19975月最高涨至1510.17点,其后在监管层十二道金牌影响下,A股经历了时间跨度为两年区间振幅为五百点的震荡。19995月从1047.83点的底部再出发,走完了约两年的牛市,20016月最高涨至2245.43点。在这前后总共延续了四年半的上下半场牛市行情中,宏观经济形势都处于相当差的阶段。

1996年以前,经济过热导致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在时任总理朱镕基的铁腕治理下,直至1996年,经济才出现了软着陆的局面,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1998-1999年,中国经济陷入通缩泥沼,1998-2000年同时也是三年国企脱困时期,经济的苦难状况可想而知。1998年和1999GDP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2000年和2001GDP连续两年增速都低于9%

在这两个阶段,支持A股市场走牛的内在逻辑,正是改革和经济转型。在1996-1997年的牛市阶段,经济失速风险逐渐消失,严重的通胀问题得到遏制,利率下行,悲观预期得到修正。据统计,在1996年初,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跌至只有17倍,信心恢复同时带来了市场估值的修复。1995年底市盈率不足8倍的深发展A000001.SZ)成为当时的明星,股价区间最高上涨了28倍。

1999年到2001年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宽松;当时也有与今天地方债类似的金融难题,那是银行业万亿级别的坏账呆账,但得到了解决,1999年被剥离给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国企改革和管理层对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叠加市场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憧憬,A股出现了大牛市行情。这一阶段的明星股以科技股为主,投机氛围浓厚,启动时市盈率已经接近50倍的海虹控股,股价随后11个月上涨了超过6倍。

 

以史为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错,但是更准确的说,股市是对经济趋势的提前反映。2014年末股市的蓝筹股行情,是一次估值的修复行情,其背后,其实是对经济的信心。

 

信心来自何处?

2013年,我们的刊首语是《鼎新2014:现代化视野下的结构性改革》,我们提出了三大命题,分别是结构性的生产力现代化、结构性的制度现代化和结构性的人的现代化

一年过去了,回看我们当时的预判,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结构性的人的现代化着墨不多外,在结构性的生产力现代化、结构性的制度现代化方面,领导层均有诸多开创性的布局,其中的手笔之大,着力点之巧,更是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一言以蔽之,2014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为筑梦搭建了空间。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5年,我们看到了以产业和经济版图作为横轴,以存量和增量作为纵轴,以改革和转型为核心,搭建起了一个能够匹配中国梦的经济新蓝图——根据这个蓝图的规划,中国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得到突破性的延伸。

在产业维度上,经济最主要的存量资产是国有资产,国企改革已经提上日程。

据媒体消息称,国企改革整体由中央深改组总揽,这留给市场无限的遐想空间。虽然顶层设计预计要到2015年一季度才能推出,但是从已经出现的尝试上看,可以预判国企改革将包括提升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薪酬体制改革、股权激励等等,据统计国企存量资产高达50万亿以上,在A股上市公司中,国企数量占了约三分之二。

国企集中分布在金融、采掘、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制造等传统行业,也是存在较多的过剩产能困扰的行业,国企改革有望为国企带来质变:国企考核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激发企业内生性增长动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产业资本也将重新为国企定价,这在中国石化混改上面,已经是有先例。

在产业维度上的增量,以TMT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虽然由于基数较小原因,其快速增长在GDP中没有明显反映,但是从2013年初开始,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的追捧,早已经充分反映资本的偏好。

而据中信证券估算,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伴随着房地产及其产业链上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对经济贡献的下降,新兴产业则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成长,并逐步取代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大约在2018年中国产业结构将实现成功切换,以生产性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产业为代表的三类新兴行业将迅速崛起,2018年其总体量将达到12.6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5.5%,基本可以填补地产退潮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版图维度上,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的组合,成为一箭三雕的妙招,其既盘活了存量经济资源,也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同时还突破中国的经济版图。

125日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将自贸区战略提高到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的高度,并提出要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对内消化过剩产能,输出资本,对外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这是对一带一路战略作用的最直接感知。

但是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组合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亚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入世使中国成功融入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为中国带来了超过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据统计,一带一路及自贸区战略实施最终可能覆盖的国家超过60个,总人口40多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和中国经济互补空间巨大。

该战略对中国国内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作用同样显著,其对内既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也终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

不能忽略的是,无论是产业的改革和转型,还是经济版图的优化和扩张,都需要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在地方债务问题处于拆弹期,银行需要去杠杆化的当下,搞活资本市场的意义更加重大。

2014年,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建设同样也是快马加鞭,1月,新三板正式全国扩容,这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59日,新国九条下发,为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给出了清晰的政策信号;11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A股的国际化大门开启。11月底,股票发行注册制草案上报国务院,最快有望在2015年实施,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将迈向彻底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将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

筑梦进行时,站在经济的大棋局上观察,年底A股市场爆发出来的热情,是完全合理的。(作者:简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