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公众账号

您现在的位置:湖北要闻/紫荆独家 > 正文

武汉黄陂旅游扶贫带动10万农民吃“旅游饭”致富
2016-08-24 12:58:58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分享:



绿水青山成美业,旅游扶贫惠民生,10万农民吃上“旅游饭”脱贫致富,黄陂旅游扶贫经验进入全国视野。17日至18日,在河北张家口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武汉市黄陂区等10家单位在大会上交流了旅游扶贫经验。黄陂木兰天池景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

守着绿水青山 带动10万农民吃“旅游饭”致富

近几年来,黄陂坚持把旅游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将黄陂北部地区定位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特色商贸、特色生态镇,形成“名镇效应”,加大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使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目前已建成休闲特色集镇6个,休闲专业村58个,休闲山庄168家,星级农家乐980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9家,位列全省第一。黄陂通过“村景融合、农旅结合、精准扶贫”的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己打造38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庄整洁环境美、增收创收生活美、乡村文明素质美”。还成为农村精准扶贫、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兴农富民之路。

蔡店街的刘家山村,曾经是武汉市最偏最高最穷的村,2004年前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4年木兰清凉寨景区开业营运后,农民收入快速增涨,去年己超过3.5万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万多元。村民打趣地说,以前的刘家山村是:夜点松枝日爬坡,煮饭等水烧破锅,白天苍蝇开大会,晚上蚊子唱山歌;现在是:新旧两个刘家山,二十四道锦绣川,如今吃上旅游饭,男女老少笑得欢。从月入不到800元的农民工,到年入40万元的农家乐女老板,年过花甲的黄陂区聂家岗村民彭三先,“捧”着木兰草原景区这个“金饭碗”,早已摆脱了贫困的命运。如今在黄陂区,像她这样吃“旅游饭”脱贫致富的农民已超过10万人,间接就业人口达到25万,占全区总人口约四分之一。

 

黄陂区曾因远离都市、交通不畅、缺乏工业支撑,被称为武汉的“西伯利亚”。2002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守着绿水青山,能不能变成金山银山?黄陂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此后不久,一炮而红的木兰天池景区,让黄陂人开始尝到旅游发展的甜头。经过十几年的旅游产业发展,黄陂区已变成武汉的“后花园”,该区去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评估报告中显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6184元,超额完成15000元的规划目标。

黄陂区区长吴祖云算出了一组旅游扶贫的数字:一是目前全区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60亿元,其中70%以上收入深臧民间。二是每年各景区合计支付给村集体的门票分成收入达2800万元。三是全区流转土地林地54.6万亩,其中有30多万亩用于旅游开发和采摘,每年农户从山场、田地租赁中的收益达2650余万元。四是目前有10万农民直接从事旅游业,按人均年收入3万元算就达3亿元,景区工作人员的80%以上为当地农民及其子女,其中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和相关产业的原有的贫困户100%已经脱贫。景区周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2%。旅游景区己成为黄陂旅游扶贫富民的主战场。

数字背后,黄陂人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本网走进黄陂区多家景区,走访当地村民,解析旅游扶贫“黄陂模式”的成功密码。

昔日小水库成聚宝盆 家家户户开起农家乐

到了木兰天池景区,在高山环绕的大天池坐船溯流而上,可以到山顶的长轩岭街竹园村朱家山湾。

这里,整齐划一的清式古民居一字排开,家家户户院前都高悬“农家乐”的招牌,当时,50岁的村民姚双梅正忙着为小儿子办婚礼。

10多年前,姚双梅的农家小院还只是几间破败的土砖房。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竹园村曾是武汉最贫穷的山村之一。姚双梅回忆,那时一家人早晨踩着露水走、晚上顶着月亮回,靠栽点板栗、种点香菇维持家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有一些村民靠伐树、砍柴、卖炭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年轻人纷纷走出山沟外出打工。外人谈起朱家山湾都说有“四多”:失学儿童多、贫困光棍多、无业游民多、聚众赌博的多。

与贫困生活形成反差的,是这里的美景:烟尘飘渺的朱冯山,有两座水库环绕而成的大小天池,可谓碧波荡漾、青山如画。

为让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政府和村民动起了发展旅游的念头。2002年,长轩岭街以山水资源入股,与黄陂当地人曹江城创办的丰太集团联手,结成政府、农民、开发商利益共同体,打造木兰天池景区,并于当年10月正式开园迎宾。

山水美景加上木兰文化的魅力,让木兰天池景区迅速走红,也让姚双梅和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村民们的土房翻修一新,由景区出资修建统一风格的农家小院,还建造了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系统,改善了当地居住环境。

黄陂区组织农民参与景区开发,入股分成,成为酒店业、餐馆业、运输业、农副土特产经营业等行业的老板。贫困村以前的“旧四多”,变成了如今的“新四多” ,即上大学的多、农家别墅多、老板多、小轿车多。特别是景区周边50多个村庄的农户因直接参与旅游业收入均有大幅攀升,从当年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裕的、最美的山村。

随着景区的客流年年增长,湾里2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过上了小康日子。

村民朱美林介绍,周末他家一天要接待100多人,不少游客等着翻台就餐,长假期间更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要花钱雇人帮忙。因为人手不够,他把在外从事美发生意的儿子喊回了家。如今,朱美林和老伴、儿子媳妇一家四口,一年能攒下10多万元,比过去翻了十倍。

如今的朱家山湾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山景观村。近期,木兰天池又启动了重组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木兰古镇的项目。未来,景区规模还将扩大6倍,使原本只有生态游的景区,成为四季游、不夜游、人文游的全能景区。

穷山恶水变成草原新村 学金融大学生回乡掌勺

黄陂区木兰草原景区大门旁,65岁的彭三先每天在自家的华锋农家菜餐馆里忙活着,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想起十年前,彭三先只用了一个字概括:穷。她回忆说,她所在的黄陂区王家河街聂家岗村不仅土质贫瘠,而且干旱缺水,人均耕种面积不到一亩,种田只能靠天收,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恶水。过怕了穷日子的村民,纷纷离家外出打工,154人的小村只剩下36人留守,而且都是老人和小孩。

与急着走出去的村民不一样,有一个人却想着回来。他就是木兰草原景区的投资人吴建顺。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当时已是武汉建筑界知名企业家的吴建顺,2005年受王家河街领导邀请,带着投资意向准备回报家乡。在经过专家论证后,最终他决定在家乡打造全新的“中部草原”概念。

景区建设的第一步,是将聂家岗村60余户村民集中搬迁,住进三层小楼的“草原新村”,每家每户开起农家餐馆。

赛马节、格桑花节、烤羊肉节、风筝节、那达慕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木兰草原经历几年沉寂后,终于得到了都市人的认可。蜂拥而来的游客让彭三先一家赚得盆满钵满,年收入超过40万元。她还把从江汉大学金融系毕业的儿子喊回了家,当起农家菜馆的掌勺大厨。“每天吃农家菜、赚旅游钱,现在让我进城我都不愿意。”彭三先对现在的日子心满意足。

据了解,目前木兰草原景区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惠及2000余村民,周边及旅游相关产业收入突破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已由2004年的2368元,提高到2014年的人均5万余元。

政企联手擦亮木兰招牌 抱团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如今,黄陂区打造“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模式,已被全省奉为旅游兴农的新样本。

吴祖云介绍,为支持旅游业发展,区里每年整合各类资金近10亿元,相继出台对景区创A、饭店创星、农家创业等资金奖励和扶持政策。从2010年开始,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发展资金用于旅游宣传,并逐年递增25%,先后吸引100多位企业家来到黄陂投资旅游项目。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采取“政府+业主+村组+农民”景区带村的开发模式,吸引了大量旅游投资,全区从事旅游行业创业总人数现已达到2.5万人,兴办旅游企业近百家,社会业主投资达百亿多元。己建成景区16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4家,成为全国A级景区最密级区。目前,还有投资5亿以上的23个重大旅游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2014年底,在黄陂区政府的主导下,以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和木兰云雾山等4个景区整合而成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成功,成为政企联手共赢的典范。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揽客效应,让这一年木兰草原的游客首次突破60万人次。



随着游客的增加,吃“旅游饭”的村民也有了更高追求。丰太集团董事长曹江城介绍,为了规范农户经营,集团专门出资组织村民到云台山风景区学习“农家乐”管理模式,让昔日的“农工”变成真正的“老板”。

最近,朱美林在儿子的帮助下,开始在网上拓展农家乐的团购业务,让更多城里人知道他家的土鸡汤和锅巴粥。在他看来,年轻的一代,将继续守住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守住这富足安康的好日子。